废气治理
锅炉脱硫脱硝治理
脱硫脱硝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2011年11月,环保部网站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11), 新标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子以及烟道废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脱硝: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根据水泥窑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水泥窑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一类是从源头上治理,另一类是从末端治理。
有机废气治理
在化工、电子、印刷、医药、矿产等等一些工业生产中,多多少少都会产生有机废气,简称VOC。这些废气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地污染环境,导致雾霾、酸雨等天气发生,严重地危害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另外,这些有机废气大多数是易燃易爆气体,很容易带来各种安全隐患,主流治理工艺有活性炭吸附、PP喷淋塔吸附,UV光氧分解、催化燃烧装置等。

工艺流程说明:
1、利用高能高臭氧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O*(活性氧)O+O2→O3(臭氧),众所周知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有机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有机性气体利用排风设备输入到本净化设备后,运用高能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对有机(异味)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有机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
2、高能离子空气净化是采用正负双极电离技术。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发生器产生大量的 a 粒子, a 粒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正负氧离子。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且在与 VOC 分子相接触后打开有机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无害的小分子。同时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带电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气中悬浮胶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3、催化剂(二氧化钛)在受到紫外线光照射时生成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攻击有机物,达到降解有机物的作用。二氧化钛属于非溶出型材料,在彻底分解有机污染物和杀灭菌的同时,自身不分解、不溶出,光催化作用持久,并具有持久的杀菌、降解污染物效果。
